颂古一○一首(其三十三)

父子相逢眼倍明,灵苗丛里坦然行。

个中若为金毛子,已是盐梅触大羹。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父子相见眼神更加明亮,如同灵苗在丛中坦然行走。
如果其中真是金毛孩子,那就像盐梅调和了大羹。

注释

父子:指父子关系。
相逢:相遇。
眼倍明:眼神更为明亮。
灵苗:比喻有出息的孩子。
坦然:自然、安心。
个中:这里,指代某种情况。
金毛子:可能是一种比喻,形容特别珍贵或出色的孩子。
盐梅:古代调味品,喻指调味品中的重要角色。
触:调和。
大羹:古代祭祀时的大肉汤,比喻重要的事物或整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三十三首。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一幅父子重逢的温馨场景,通过比喻来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父子相逢眼倍明",形象地表达了父与子之间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和亲情的深厚,两人的目光因彼此的出现而更加明亮,仿佛连心灵都得到了洗涤和照亮。

"灵苗丛里坦然行",这里的“灵苗”可能象征着父子间的灵性或精神成长,他们在人生的丛林中相遇,彼此的心灵如同茁壮的灵苗,在坦荡的道路上自然前行,没有阻碍,充满信心。

"个中若为金毛子",这里将儿子比喻为“金毛子”,可能寓意他有着珍贵的品质或天赋,如同金色的幼狮,未来有望成为家族或社会的栋梁。

"已是盐梅触大羹",盐梅与大羹都是古代祭祀或宴席上的重要调料,盐梅虽小,却能调和大羹的味道。这句诗暗示了儿子虽然年轻,但他的存在和影响已经如同调味品般提升了家庭或团体的整体质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父子相逢为引,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以及传承和影响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12)

释子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一首(其一○一)

灵然不涉古来今,三界都卢一点心。

槛外桃花春蝶舞,门前杨柳晓莺吟。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七)

色自色兮声自声,新莺啼处柳烟轻。

门门有路通京国,三岛斜横海月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一○一首(其五)

玄微及尽本翛然,若谓渠闲万八千。

月印澄江鱼不见,钓人何必更抛筌。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一○一首(其三十六)

前后三三不失宗,迥迢千圣数难穷。

金刚脑后全轩露,叠叠青山锁翠空。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