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九月晦日

听船外、晚钟敲处。似唤秋光,夜深归去。

人不如秋,飘零犹在蓼花渚。

水昏烟暝,知合傍、何时住。

两桨木兰舟,已载尽、鱼风雀雨。无语。

看阿城一片,断送乱鸦枯树。

悲哉宋玉,耐多少、薄寒羁旅。

秋黏骨肉渐教深,记念著、黄花情绪。

尽此夜无眠,拖转西风一缕。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月晦日傍晚时分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淡淡的哀愁。

首先,“听船外、晚钟敲处。似唤秋光,夜深归去。”开篇即以晚钟声起,仿佛在呼唤着秋天的光影,引出夜晚的宁静与归隐之意。接着,“人不如秋,飘零犹在蓼花渚。”将人的漂泊与秋叶的飘零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水昏烟暝,知合傍、何时住。”描绘了一幅水色昏暗、烟雾弥漫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两桨木兰舟,已载尽、鱼风雀雨。”通过木兰舟上的风风雨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无语。看阿城一片,断送乱鸦枯树。”诗人沉默不语,注视着阿城上空的乌鸦与枯树,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绪。“悲哉宋玉,耐多少、薄寒羁旅。”借用宋玉的故事,表达了对羁旅生涯中寒冷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最后,“秋黏骨肉渐教深,记念著、黄花情绪。”秋意深深,如同渗透进骨髓,让人难以忘怀。诗人回忆起黄花(菊花)的美丽与哀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尽此夜无眠,拖转西风一缕。”在这样一个不眠之夜,西风轻轻拂过,似乎带走了些许忧伤与思绪。

整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漂泊、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与感慨。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一)

去年长至。带病篮舆来帝里。回首吴云。

已是三千里外人。今年长至。转向衡湘携朴被。

定有人嗔。风里杨花不著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二)

去年长至。眯眼尘沙扬朔吹。初次游燕。

年已蹉跎兴尚颠。今年长至。身在湘天图画里。

景妙于前。双鬓霜痕又一年。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三)

去年长至。学士樽前曾索醉。虽是京华。

才浣征衫未忆家。今午长至。萍水舟中谈往事。

一样天涯,翻厌红灯乱结花。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破阵子.粤西春日

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

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闷怀稍减轻。

笑靥对开芳蕊,娇歌一弄流莺。

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惹人春恨生。

形式: 词牌: 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