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碧溪

五两蓑衣百尺竿,碧溪十里足盘桓。

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

花照无声云影动,鸟飞不渡镜光寒。

平堤多种芙蓉树,惟有秋容耐晚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五两蓑衣百尺竿”开篇,巧妙地将渔夫的形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碧溪十里足盘桓”一句,不仅展现了溪水的清澈和长度,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流连忘返的情态。

“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仿佛与自然合为一体,躺在柔软的芳草上,感受着清流的洗涤,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热爱。

“花照无声云影动,鸟飞不渡镜光寒”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碧溪的静谧之美。花朵在无声中绽放,云影在水面轻轻摇曳,鸟儿似乎不愿打破这面如镜的平静,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

最后,“平堤多种芙蓉树,惟有秋容耐晚看”以芙蓉树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诗人选择在秋天欣赏这些芙蓉树,或许是因为它们在晚秋时节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收录诗词(116)

桑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望虞山

蜿蜒平野卧青山,相见令人独厚颜。

徒有诗篇曾记咏,已无筋力再跻攀。

船头旋转凭黄帽,水面低徊拟翠鬟。

旧日同游谁在者,欲从东老学清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四野农歌

烟雨冥蒙昼景昏,农歌四野竞纷纷。

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

麦秀新腔良有节,竹枝遗调本无文。

不知帝力吾何有,击壤声中又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巡野舟行

海虞城外晓扬舲,风景依稀似偃泾。

风拂潭塘春雨细,柳遮吴塔午风轻。

船场有酒频沽饮,罗坝无诗懒记程。

笑指周泾浑不远,日斜无量晚钟鸣。

形式: 七言律诗

与沈石田游西岩庄

西湖一曲入山遥,风送花香落酒瓢。

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

家家茅屋霏茶霭,处处莺声在柳条。

此夜东堂谁是主,抱琴僧渡夕阳舠。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