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咏荷花紫草

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

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

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斜阳弄赤。

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

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

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此诗以荷花为题,描绘其生长环境与形态之美。首句“影借氍毹,根连阡陌”以氍毹喻荷叶之广袤,根系深植于田间,展现荷花生长的广阔与深厚根基。接着“都无人惜”一句,暗含对荷花不被世人珍视的感慨。

“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将荷花比作翠绿的伞盖和红色的衣裳,赞美其美丽,同时提出“佳名”应由何人赐予的疑问,流露出对荷花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叹。接下来“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生动描绘了荷花在晨露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以及其下留下的足迹,赋予荷花以动态美。

“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则通过想象王孙(贵族子弟)在春天碧绿的荷塘边行走,担心此处荒凉,表达了对荷花能带来生机与美的期待。接下来“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描绘夕阳映照下的荷花,与远处山峦、烟雾中的丁香形成对比,强调荷花的独特魅力。

“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表达了对荷花开放时间的追忆,似乎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像云英(传说中的仙女)一样,让满地的雪花(比喻花瓣)散落,展现出荷花凋谢后的凄美。

最后,“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以牧童的视角,引出对荷花盛开景象的想象,仿佛蜀锦般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展开,充满了对荷花盛开时壮观景象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从生长到凋谢的全过程,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德水道中

满目凄其,又早是、亭皋叶下。

忆当日、披裘过此,六花飞洒。

秋水一湾波写雁,青烟几点星分野。

问长驱、下泽尔何人,悠悠者。荒林畔,寒鸦话。

老柳上,渔罾挂。更浓烟衰草,迷离堪画。

客路惊看沙似雪,奚奴惯使车如马。

向玉河、冰底听流澌,归来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吴远度竹村情话图

满目苍然,似嶰谷、琅玕千尺。

想落笔、公孙舞剑,张颠濡墨。

潇洒青天鸾凤下,动摇雷雨蛟龙黑。

掩柴门、清话尔何人,情金石。草阁外,江流积。

小艇上,孤蓬窄。喜青樽可共,闲愁如涤。

风起窗前闻解箨,月明林下堪容屐。

忆当年、幽事几人同,山阳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金台怀古

落照苍然,空掩映、荒台数尺。

忆当日、君臣之际,悲哉昌国。

七十二城如解箨,功成翻削英雄色。

读先生、一纸报燕书,为沾臆。碣石畔,风萧瑟。

即墨下,牛腾掷。笑安平奇计,儿童能识。

骑劫庸才何足道,可怜战血凝深碧。

问千金、马骨倩谁埋,邯郸陌。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阮亭寓竹

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

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

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

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何处是,秦川曲。

休更觅,筼筜谷。只闲庭半亩,差堪医俗。

振箨未随秋寂寞,窥帘似共人幽独。

待他年、玉版好同参,宁为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