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开篇“暂把枯藤倚碧根”,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静谧之地,借助枯藤支撑,倚靠着那青翠欲滴的古树根部,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下来的“禅堂初创楚江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禅堂的向往。这里的“楚江濆”指的是水流淙淙的声音,为禅堂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清新。

第三、四句“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一种疑惑。这里的“直疑”意味着一种不确定的态度,而“松小难留鹤”则是说那些矮小的松树似乎难以留住飞翔的鹤,显示出一种生灵之间的亲和与依赖。而“未信山低住得云”则更深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高低不平之物所承载的意象的探究。

至于最后四句,“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深情回忆。这里的“草接寺桥”、“牛笛近”营造出一种田园诗境,让读者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和谐。而“日衔村树鸟行分”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阳光透过树梢,鸟儿在枝头穿梭,其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最后,“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那座山中 万壑之泉所发出的声音的赞叹。这里的“万壑”形容的是层峦叠嶂的山势,而“绝顶”则意味着泉水声响彻云霄,直达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收录诗词(6)

廖匡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悲世上事无限,细看水中尘更多。

形式: 押[歌]韵

题旅榇

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

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彭泽解印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闻蝉

一声初应侯,万木已西风。

便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

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