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吴南溪》由明代诗人江琦(公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吴南溪往昔共事、谈经论道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谈经昔日坐春风,廿载追随片席同”,开篇即以“坐春风”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与友人在学术探讨中的愉悦氛围,以及两人长达二十年的深厚友谊。其中,“春风”不仅指自然界的春风吹拂,更暗喻了知识与智慧的滋养,象征着两人共同成长的学术环境。
颔联“岂谓丁年成老大,空教辛苦忆儿童”,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或许曾以为自己还年轻,但岁月无情,转眼间已步入老年,只能在回忆中怀念起过去的青涩岁月和纯真时光。
颈联“掌中酒映溪流碧,林上秋添木叶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酒杯映照着清澈的溪水,显得格外晶莹剔透;秋天的树林中,红叶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秋意的浓烈。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尾联“三径若知黄菊意,草堂今在峡山东”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三径”和“黄菊”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吴南溪的深切思念。黄菊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三径”则是隐居之地的代称,这里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心愿。同时,提到“草堂今在峡山东”,既是对吴南溪所在地的描述,也是对两人友情的延续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