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养虎》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寓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养虎者最终将自食其果的道理。
首句“西邻养虎已被齧”,形象地描绘了西邻因养虎而遭受虎噬的悲剧,寓意着过度宽容或放纵某些事物,最终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接着,“东邻养虎计何拙”则以反问的形式,指出东邻在养虎策略上的失误,暗示了对问题解决方法的不当选择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哺之既久爪牙强,定看一日难羁绁。”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虎被长期喂养后,其力量和凶猛程度逐渐增强,预示着未来某天将难以控制。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虎的野性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强调了放任自流的危险性。
“寄语东邻宜早图,野心变态在须臾。”诗人向东邻发出警告,提醒他应当及早采取措施,因为虎的野心和变化莫测的性格随时可能爆发。这不仅是对东邻的告诫,也是对所有读者的警示,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
最后,“壮士匣中有神剑,欲斩虎头君许无?”诗人以壮士和神剑为喻,表达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问题的决心。这里的“斩虎头”象征着克服困难,而“君许无”则是对读者的提问,鼓励人们面对问题时不畏艰难,勇于行动。
综上所述,《养虎》一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深刻揭示了过度宽容和放纵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面对问题时应有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