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寄尹伯宏兼柬陈克杰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别君岁已久”,点明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忆君梦亦频”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即使在梦中也常常想起友人,可见思念之深。
“昨看黄叶落,又见芳草新”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自然界季节的更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黄叶的凋零与新草的生长,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暗示着时光易逝,生命不息。
“韶光倏焉迈,感此独怆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韶光匆匆,让人不禁感叹岁月无情,内心充满了悲凉的情绪。
“旧欢不可追,嘉会良无因”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机会的忧虑。诗人意识到过去的欢乐无法挽回,未来的相聚也可能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
最后,“相思一长啸,月满湘南春”两句,以诗人独自长啸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借月满湘南春景,营造了一种凄美而略带希望的氛围。月圆春满,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虽然相思难解,但心中仍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