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韬光庵所见的自然景象。首句"四山青欲下",展现出山色青翠欲滴,仿佛要延伸至眼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势的连绵与生机。"众树密难名"则写出了树林的茂密,难以一一辨识其种类,强调了大自然的繁盛和神秘。
"时有竹光入",点明竹林在阳光照射下的光影斑驳,增添了静谧而灵动的气息。"远闻泉水声"则是通过听觉,传达出山泉潺潺,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鼯抨石子落",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鼯鼠在山间跳跃,石子随之落下,增添了动态感。"猿挂翠微行"则描绘了猿猴在翠绿的山崖间穿梭,画面生动活泼。
最后两句"对境忘言说,玄情去复生"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内心的感受超越了语言的表达,一种深邃而微妙的情感在心中涌现,仿佛生命在此刻得到了新的启发和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韬光庵周围的自然风光,通过视听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