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陪祀谷祗坛西苑游瞩汎舟太液和亭溪学士(其一)

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

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

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

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谷祗坛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以及随后在西苑和太液池泛舟游玩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与休闲活动的庄严与雅致。

首联“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开篇即点明了祭祀活动的地点与时间,晨光初照,祭祀仪式即将开始,皇帝驾临,背景是经过一夜雨水洗礼后的清新环境。这一句通过“晓光”、“法驾”、“宿雨”等词,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自然之美的氛围。

颔联“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景象。炉烟缭绕,羽仗轻扬,林间阳光透过树梢,映照着花色,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仪式的神圣与华美。同时,“上簪裾”一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服饰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颈联“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感慨。广乐演奏,仿佛置身于天界,展现出盛世的繁华与和谐;而“淳风太古如”则强调了这种和谐与美好与远古时期的淳朴风气相呼应,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个人与国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连接。诗人作为农耕社会的一员,参与祭祀活动,同时也怀念起故乡的春日风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

综观全诗,严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与游赏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皇家活动的宏大与庄严,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诏陪祀谷祗坛西苑游瞩汎舟太液和亭溪学士(其二)

仙居春汎渺银河,桃杏红芳水绿波。

日出芙蓉开帐殿,风回笙吹绕云萝。

汀洲凫藻荣光满,楼阁烟花淑景多。

不是传宣承帝泽,岂缘天路得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管银台

奉使持天节,宁亲捧寿杯。

传车寒色送,歌吹夕阳催。

驿傍河津转,关迎陇月开。

留欢犹未尽,计日汉庭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赋练塘卷李御史父

悠然练塘上,拂榻坐清风。

绿树重于盖,澄流映若空。

鱼来深石下,鸟度夕阳中。

独有乘骢客,看云忆甬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初入铨曹(其一)

肃穆堂阶迥,阴森柏桧齐。

吏人依鹤立,乌雀傍林栖。

水镜悬清鉴,丝纶照紫泥。

天曹元峻绝,何意得攀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