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

初宵待月先扫门,虽未出海光照垣。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

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

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

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月亮升起时的情景与感受。开篇“初宵待月先扫门”,诗人早早地准备迎接月光的到来,清扫门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期待的氛围。接着,“虽未出海光照垣”一句,巧妙地将月亮比作从海上升起的光芒,照亮了墙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月亮的光辉明亮而纯净,与寻常夜晚相比,更加清丽动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月光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描述了在月光的照耀下,星辰不再闪耀,银河也仿佛平静下来,整个夜空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渐浓,四周弥漫着阴冷的气息,月亮的光辉逐渐被遮蔽。诗人通过这一转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尽管人们渴望欣赏这美丽的月光直至天明,但时间却无情地流逝,转瞬之间,夜色已深。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诗人借月亮被“吞没”的情景,表达了对邪恶力量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月亮被遮蔽的原因可能是某种自然现象或未知的力量。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庭院中的花朵如同雨水般纷纷落下,一只狐狸骑在屋顶上,其姿态显得颇为威严。这些细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在黑暗中,某些生物或许感到欣喜,它们的存在与夜晚的景象有着某种联系,暗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

最后,“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诗人提出疑问,是否会有毒蛇出现在路中央,但与其担忧,不如安心坐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片刻的宁静。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乐观态度,选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诗人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自由地汲取知识,与古代圣贤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体现了诗人对学习和智慧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等待月升的过程及其对月光的赞美,同时融入了对时间、自然、生命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咏橘

古人咏橘誇甘香,独我爱此千树黄。

烛龙衔珠出扶桑,圆苞簇簇浮朝霜。

谁家金饼篱内挂,一夜火围林际光。

折来便好命佳客,玉壶况有榴花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友人

江城春风落梅花,我适南州君在家。

离筵劝我一杯酒,送我万里天之涯。

少年曾同竹马戏,渐长聚散良可嗟。

后时迎笑复何地,寂寞无言双泪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遗介之蔗

长不过三尺,坚如太古铁。

身虽粪土贱,名在佳果列。

中心唯养恬,外貌颇多节。

凭君暂收采,彼此无摧折。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疾中偶成呈介之

吾生十五犹童孩,胸中胆气摩天开。

自怜少年辄有老夫志,恐是天仙犯帝怒,谪在下世驰驱乎尘埃。

壮志若铁石,顽直未易摧。

奈何诸侯不荐贤,天子不闻才。

空使丈夫儿,藏头缩角埋蒿莱。

天不管,地不顾,此理得不呜呼哉。

今朝大饮致沉疾,朋友戢迹绝往来。

使人孤眠北窗下,风雨萧萧良可哀。

冷笑今之世人少信义,旦暮之间辄变喜爱成嫌猜。

介之不恤我,扶力吟咏摅幽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