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陌上风光浓处。繁杏枝头春聚。
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红梅何足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间的美丽风光,着重渲染了繁茂杏花的娇艳与生机。诗人以“艳态最娇娆”来形容杏花的美丽,将其与“东邻女”相比较,赞美其如同邻家少女般清新脱俗,美不胜收。接着,诗人又以“红梅何足数”来衬托杏花的非凡魅力,表达了对杏花之美的高度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杏花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田野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
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
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
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吹愁何处去。
陌上风光浓处。最是海棠风措。
翠袖衬轻红,盈盈泪,怨春去。黄昏微带雨。
陌上风光浓处。红药一番经雨。
把酒绕芳丛,花解语。劝春住。莫教容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