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论学二王法书,文字写意,用复村词韵,跋尾自嘲

多暇实非易,胜事每相关。

群鸿游戏云海,几净砚差安。

未入山阴道上,已自不遑接应,犹看白鹅还。

妄欲换凡骨,是处觅金丹。柿叶红,蕉叶绿,付丛残。

老僧饶日枯寂,门限铁为闲。

后五百年休问,十二时中须管。坐席几曾寒。

映及霜崖兔,不得老崇山。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自我反思。首句“多暇实非易”揭示了研习书法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接着,“群鸿游戏云海”比喻书法创作中的自由洒脱,而“几净砚差安”则强调心境的宁静对于笔墨的掌控至关重要。

诗人感叹自己还未达到“山阴道上”的艺术境地,即未达到王羲之、王献之那样的高度,但仍努力追求,甚至“妄欲换凡骨,是处觅金丹”,表达了对提升技艺的执着追求。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书法作品的色彩对比,以“柿叶红,蕉叶绿”象征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生活的单调,“老僧饶日枯寂”,暗示了书法创作之外生活的平淡。他期待未来的五百年不再被追问,但仍然要在十二个时辰中坚守对艺术的热爱。“坐席几曾寒”表达了他的坚韧与专注,即使面对霜崖冷月,也不愿放弃对书法的热忱。

最后,诗人以“映及霜崖兔,不得老崇山”收束,寓意自己的艺术理想如同月光映照崇山,虽不能常驻,却能永恒照亮。整首诗寓言深刻,既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又流露出对个人修为的沉思。

收录诗词(234)

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端阳节近,仍用前韵,赋此遣怀

八十逢重五,又过一年关。

脊梁竖起犹可,脩竹报平安。

现在休轻放过,来著必须赶上,往者莫追还。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诗言志,书记事,接遗残。

存诚善世吾分,邪思所当闲。

老矣头还未白,留住少年丛里,共历岁时寒。

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

形式:

沁园春.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赋呈毛主席

一柱擎天,万里无云,四海无波。

喜红旗扬起,乾坤浩荡,东风拂遍,遐迩歌和。

六亿人民,同登寿域,见者惊译安乐窝。

国庆日,听天安门外,动地讴歌。神州大好山河。

人更觉,今朝壮丽多。看马列真文,功高粟帛。

孙吴神武,力止干戈。

玄圃桃繁,仙山枣大,松柏长青带茑萝。

无私颂,为群伦祝福,欢醉颜酡。

形式:

减字木兰花.题寄庵词卷二首(其一)

蘋花桥畔。可奈垂杨鸦噪晚。却话巴山。

听雨焚香未是閒。生花笔在。老玄声名犹可爱。

长住吴城。从古词人最有情。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二)

翰林风月。千载如斯何用说。旧样翻新。

看取嵚崎一代人。兰苕碧海。翡翠鲸鱼咸自在。

装点河山。正要新词被管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