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怀》由清代诗人姚哲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联“门外千峰隐翠微,幽怀久与故人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门外的千峰被淡淡的翠色所覆盖,仿佛隐藏在一片幽深之中,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这里的“故人”不仅指具体的某个人,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颔联“风疏落木秋容淡,霜冷长江雁影稀”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秋风吹过,树叶稀疏地落下,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江面上的雁群也变得稀少,只有几只孤单的身影在空中掠过。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寂寥与哀愁。
颈联“独坐小楼灯照雨,苦吟深夜月临扉”则将诗人的形象置于画面之中。他独自一人坐在小楼中,窗外细雨蒙蒙,室内灯光昏黄,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仍在苦吟,月光透过门扉洒进室内,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悲壮。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尾联“相思入梦轻千里,泪满南云眄不归”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因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梦境中与之相聚,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身在异乡,泪水不禁湿透了南天的云彩,无法回头。这一联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深深眷恋与无奈的分离之痛。
综上所述,《秋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诗人面对秋日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境,既体现了自然美的哀婉,又蕴含了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