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山中,擅长医药和佛法的老者生活情景。开篇“庭前云盖碧巉岩”与“堂上先生雪满髯”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其中“碧巉岩”形容云雾缭绕的高岩,而“雪满髯”则是对老者须发如雪的生动描写。
接着,“说药客来聊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两句,展示了主人公与客人的交流和日常生活。在这里,“说药客”指的是谈论医药之事的客人,而“谒斋僧”则是前来请求食物的僧人。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的主人公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对佛法也有所涉猎。
在下面的两句中,“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诗人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里“种时”指的是选择良好的时机去栽种,而“法好”则是指适宜的种植方法。“花难谢”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欣赏和感激,而“买处钱多石易添”则是说在购买土地或物品时,只要价格合理,增加的财富也就容易积累。
最后,“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诗人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以及自己对佛法修行的一种执着。这里“子舍”指的是子孙辈分,而“光荣”则是希望他们能够有光明和荣耀的人生。“身壮健”表达了一种健康强健的状态。而“只将香火事华严”则意味着诗人自己更专注于佛法修持,将心力放在供养佛祖、燃烧香火等宗教活动上,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