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

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

形式:

鉴赏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伴夜月银筝凤闲"写夜晚月光下,女子独自弹奏着银筝,筝声如凤鸣般悠扬,显得寂寞而闲适。"暖东风绣被常悭"则暗示春天的温暖春风未能驱散她内心的孤寂,她常常拥着绣被,难以入眠,因为思念之情难以排遣。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通过比喻,表达了书信无法传递的无奈,鱼儿无法承载她的信件,大雁也因音讯断绝而不再传信。"盼雕鞍万水千山"进一步深化了她的期盼,期待心上人的归来,即使路途遥远,千山万水也无法阻隔她的思念。

最后两句"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揭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焦虑和绝望,如果相思之情不能得到回应,她将如同债务缠身,愁眉苦脸,以泪洗面,表达出强烈的感情纠葛和无尽的等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深沉爱情和相思之情的元曲佳作。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形式:

【双调】碧玉箫(其一)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

金山寺心事传,豫章城人月圆。

苏氏贤,嫁了双知县。天,称了他风流愿。

形式:

【双调】碧玉箫(其二)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

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

宽尽衣,一搦腰肢细。痴,暗暗的添憔悴。

形式:

【双调】碧玉箫(其三)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

医,越恁的难调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