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

寒漏寂。月明风满梅花笛。梅花笛。

江南春色,曲中◇得。一襟离思谁能识。

故园应怨无消息。无消息。画楼今夜,黛眉凝碧。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秦楼月》由清代诗人孙云鹤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

“寒漏寂”,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接着,“月明风满梅花笛”一句,将自然景象与音乐巧妙结合,月光皎洁,微风轻拂,笛声悠扬,仿佛是大自然的和声,又或是远方传来的思念之音。这笛声不仅触动了听者的感官,更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引人遐想。

“梅花笛”之后,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将笛声与江南春色联系起来,暗示着情感的深厚与遥远。笛声中蕴含的不仅仅是音乐之美,更是对远方故乡、对离人深深的思念与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渴望。

“一襟离思谁能识”,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之思。诗人以“一襟”形容离愁之深,难以言表,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理解。这种情感的复杂与深刻,使得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故园应怨无消息”,诗人在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将故园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对象。故园因无法得知远方亲人的消息而感到怨恨,这种视角的转换,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于诗人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最后,“画楼今夜,黛眉凝碧”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忧郁的画面。画楼之上,月色如洗,黛眉(可能指女子的眉毛,这里借指思念之人)凝碧,仿佛是月光下的泪痕。这一场景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性表达,暗示着即使在寂静的夜晚,思念之情依然难以平息。

整体而言,《秦楼月》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收录诗词(50)

孙云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题三朵花绣合卷

芍药筱园盛,占断古扬州。

多少双头并蒂,相对也应羞。

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月色,都付与梢头。

恰是三山客,来作五云游。聚三花,围五萼,起重楼。

知为使君风雅,芳谱教重修。

韵倩黄荃笔写,色借灵芸丝续,名仗探花留。

低却琼花品,赢得牡丹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点绛唇

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小阑风定。

点点杨花影。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香消鼎。

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百字令.题秋院填词图

梧桐院静,把琼箫吹彻,声声流水。

乐府新翻金缕曲,谁道唾壶敲碎。

翠黛轻颦,烟鬟斜亸,犹是裙钗辈。

高烧银烛,海棠花恐惊睡。

何意飘入青云,银河倒泻,乱见天花坠。

风透罗衣如纸薄,遮莫凝成红泪。

树底啼莺,花梢弄月,非梦兼非醉。

明朝窥镜,玉容添得憔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解佩令.题女兄诗稿

囊如锦绣,句成陔唾。喜闺中、入室升堂早。

抱病呻吟,问愈得、风头多少。乞题词、幸垂梨枣。

卿当独秀,我渐学步。叹年来、尽成腔调。

偶和新吟,似貂尾、空贻人笑。学君苗、不如焚了。

形式: 词牌: 解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