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题村叟屋壁

数叠烟林散翠鬟,莫嫌此地少青山。

酒逢社日添酬应,花到开时费往还。

松老大,竹平安,柴门虽设不曾关。

旁人方讶茅斋窄,鹤栅蜂房割半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明代袁黄的《鹧鸪天·题村叟屋壁》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数叠烟林散翠鬟”以烟雾缭绕的树林比喻翠绿的山峦,形象生动,宛如女子的秀发般轻柔而连绵。次句“莫嫌此地少青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即使山不多,也自有其韵味。

“酒逢社日添酬应”写出了村民在节日里饮酒作乐,彼此间的交往和热闹气氛。而“花到开时费往还”则描绘了花开时节,人们忙碌于赏花与采撷的场景,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统一。

“松老大,竹平安”借松竹寓意长寿与安宁,表达对村居环境的赞美。接下来,“柴门虽设不曾关”展现出村民的淳朴与随意,家门虽设,但无需常闭,透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旁人方讶茅斋窄,鹤栅蜂房割半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述了外人可能会惊讶于这简陋的茅屋,但实际上主人已经将空间巧妙地利用,甚至可能分出一半给鹤和蜜蜂居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质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收录诗词(6)

袁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表,后改名黄,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明代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 字:庆远
  • 籍贯: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
  • 生卒年:1533年—1606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梅花坐对天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

莫上最高楼,长江生别愁。

百年今夕会,且共樽前醉。

明日又离歌,天涯奈尔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江神子

西风吹袂弄新晴,月笼明,小梅横。

席上孤琴、又作断肠声。

人去青山衰草里,凭谁共,绕花行。

强拈彩笔赋离情,忆平生,到深更。

欲写年来、意思苦难成。

但把深杯留客醉,知何日,笑相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摊破浣溪沙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摊破浣溪沙

蜂欲分衙燕补巢,阴阴落叶遍江皋。

一阵窗前风雨到,打芭蕉。

惊起幽人初睡午,茶烟缭绕出花梢。

有个客来琴在背,度红桥。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