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

草径茅庐不远城,归来松竹已秋声。

鄙人倦客方招隐,弱女非男亦慰情。

薄愿自甘随老圃,短才无用至名卿。

闾里相见成幽熟,他日禽鱼尚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生活情景与心境。首句“草径茅庐不远城”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画面,草径通向的茅屋虽远离城市喧嚣,却并不显得孤寂,反而增添了几分隐逸之趣。接着,“归来松竹已秋声”一句,通过秋天松竹的声响,渲染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鄙人倦客方招隐”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厌倦世俗纷扰的旅人,选择隐居山林的心境。“弱女非男亦慰情”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即使家中只有柔弱的女儿,也能给予他心灵的慰藉。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薄愿自甘随老圃,短才无用至名卿”两句,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自述,表示自己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无意追求名利,愿意像园丁一样默默耕耘,不求闻达于世。这种淡泊名利、安于本分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超脱的情怀。

最后,“闾里相见成幽熟,他日禽鱼尚不惊”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邻里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诗人也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甚至希望未来即使面对禽鸟,也能保持一种平和、不惊扰的心态,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生活中的宁静、淡泊与和谐,以及对家庭、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城上新亭

野芳乔木共回环,步到西城五里间。

值有丛祠休足力,就为幽境慰心颜。

鸥声远水连晴日,刹影高台似浅山。

胜事本来容易集,可怜人自不能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王介甫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虎踞群山带绕江,为谁为国为谁降。

高台麋鹿看无数,废沼凫鹥去自双。

万里朝云随逝水,百年西月过虚窗。

白门酒美东风快,笑数英雄尽一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王介甫金陵怀古四首(其二)

楼船西下势横江,元帅旌旗就约降。

旋报前师覆张悌,亟传单骑馘王双。

燕焚正自当烟突,蚁溃何堪值水窗。

回首三军欢奏凯,万牛行炙酒千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王介甫金陵怀古四首(其三)

楚贡来迟诡问江,汉收群策士心降。

一言已重黄金百,再见仍蒙白璧双。

漂客脱身甘马革,老儒投笔谢书窗。

岂知三阁酣诗酒,浩唱庭花倒玉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