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四首(其三)

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

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四出征兵飞赤白,再言加赋算锱铢。

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可大的《书边事四首(其三)》描绘了战事与国家财政的紧张局势。首句“未得君王丈二殳”暗示了对军事资源的匮乏,丈二殳是一种长兵器,这里代表强大的军事力量;“人人能说扫穹庐”则表达了民间对于收复失地、抵御外敌的普遍期待。

接下来,“防边谁上方城略”强调边疆防守的关键策略尚未明确,反映出决策层的困境;“筹国曾无平准书”则揭示了国家财政管理的混乱,没有像汉代桑弘羊那样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来稳定局面。

“四出征兵飞赤白”描述了频繁的征兵和物资调拨,颜色“赤白”可能象征着军队的不同色彩或紧急状态;“再言加赋算锱铢”则反映了加重赋税以支撑战争的艰难抉择,每一分每一毫都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两句,“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不宁导致中原动荡的忧虑,担心这种深重的忧虑不会轻易消除,预示着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以及国家治理的困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6)

张可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边事四首(其四)

边臣失计款呼延,辽左于今困右贤。

招讨使承斩马剑,从征军赐大官钱。

神京未可称高枕,孤塞应须策万全。

将相共和文武济,勿令烽火照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泛海

到处啼莺倚棹歌,客怀偏向布帆多。

黄云飞尽天如洗,鳌背山前万顷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白苎辞

秋风起,白露垂。

天涯客子夜索衣,箧中惟有江南苎,一片银丝万行泪。

犹是前年暮春寄,寄时不为秋风寒,此夜却同秋月看。

形式: 古风

人日病

下帷巾栉废,人日病匡床。

逆旅春难到,山城日自长。

问年寻旧历,裹药制新囊。

却怪梅花讯,无端发路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