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符锡所作的《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以“瑞鹤”为题,描绘了鹤的祥瑞之象,寓意深远。
首句“鉴悬廉访一尘空”,以“鉴悬”比喻官员的公正廉洁,如同明镜一般,不存一丝私心,象征着官场的清明。接着“生意何妨到羽虫”,转而赞美自然界的生灵,尤其是“羽虫”——即鸟类,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
“台沼忽惊雏鸐异”一句,通过“台沼”(指人工建造的池塘或园林)的突然变化,引出对幼鹤的惊奇,暗示了瑞鹤的到来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接下来“朝阳争睹凤毛同”,以“朝阳”象征光明与希望,强调了人们对于瑞鹤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同时将鹤与凤凰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鹤的形象。
“新诗价长连城璧”一句,赞美了诗歌的价值如同连城之璧般珍贵,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重视。最后,“瑞应期还太古风”,表达了对古代祥瑞之气的向往和追忆,暗示了瑞鹤的到来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再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清正廉洁、和谐共生、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