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潘叔玠皆山楼

环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

翁时方在郡,朱墨犹遮拥。

君今建斯楼,再食祠官俸。

雅契醉翁心,而无醉翁冗。

看山应更真,物物皆净供。

便寻庐霍期,莫作京洛梦。

只恐难久閒,移文北山讽。

愿坚仁者守,用静以观动。

形式: 古风

翻译

环绕滁州的都是名山,全因醉翁而闻名。
醉翁当时正在郡守任上,公务繁忙仍不忘欣赏美景。
您如今建造这座楼阁,再次享用祠官的俸禄。
这符合醉翁的情怀,却没有他那种繁琐的事务。
观赏山景会更加真切,万物都洁净地呈现眼前。
期待能尽快实现庐山和霍山的隐居之梦,不要做京城的幻梦。
只怕这样的闲暇难以长久,只能效仿北山隐士的做法。
希望有坚定仁德的人守护,以静心来观察世事变迁。

注释

环滁:环绕滁州。
名山:名胜山川。
醉翁:欧阳修的别称。
重:出名。
时方:正在。
郡:郡守。
朱墨:公务。
建:建造。
斯楼:这座楼。
再食:再次享用。
雅契:契合。
冗:繁杂。
看山:观赏山景。
净供:洁净呈现。
庐霍期:庐山和霍山的隐居。
京洛梦:京城之梦。
难久閒:难以长久闲适。
移文:效仿古人文章。
北山讽:北山隐士的做法。
愿坚:希望坚定。
仁者守:仁德之人守护。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滁州环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潘叔玠建造皆山楼的赞赏。首句“环滁皆名山”点出环境的优美,接着强调醉翁亭的名声与重要性,暗示潘叔玠的楼阁也承载着文化传承。诗人提到潘叔玠在职期间仍能欣赏美景,体现了他的清闲和品味。

“再食祠官俸”暗指潘叔玠的职位,虽不高但足以支持此楼的建设,且他与醉翁精神相契合,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诗人期待他在观赏山景时能有更深的领悟,万物清净,如同庐霍山水般超脱尘世。

“便寻庐霍期,莫作京洛梦”鼓励潘叔玠保持隐逸之心,远离京城的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也担心这样的悠闲难以持久,暗示世事变迁,可能需要如北山移文般的提醒来坚守本心。

最后,诗人希望潘叔玠能像仁者那样坚定,以静制动,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是一首寓言式的劝诫诗,表达了对友人悠然自得生活的赞美和期望。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赋潜庵墨梅

季伦珊瑚光夺目,元载胡椒高柱屋。

潜庵纸上一枝梅,富比王侯誇不足。

此花清绝更无伦,和粉磨丹吾所嗔。

向来华光最入神,幻出西湖烟雨春。

形式: 古风

赏花醉吟

七十衰翁双鬓槁,每遇花时拚醉倒。

今年只是去年花,故吾何似今吾老。

空中日月笼中鸟,万古贤愚尘一窖。

寻思世事总浮云,断送一生唯有酒。

形式: 古风

偶题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于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濩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其一)

推敲乍可恕诗客,攘臂岂容遭怒螗。

三尺何时尸鼠辈,九霄一日失鹓行。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

共喜日边归去近,双溪椎鼓下舟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