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载酒堂前草几青,东坡赢得古今名。
若教时宰知公论,悔不当初作从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儋州载酒堂》。诗中描绘了载酒堂前草色青青的景象,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苏轼(东坡)与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苏轼才华与名声的赞誉。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反思,如果当时的权贵能理解苏轼的公论,是否就不会有后来的遗憾,即后悔没有更早地认识到苏轼的价值,甚至考虑让他担任乐官(作从伶)。通过这一构思,诗人不仅赞美了苏轼的才学和影响力,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认知局限性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不详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玉河东畔小星槎,稳系扶桑看日华。
吟渴何愁饮无酒,举头东海浩无涯。
海国茫茫独雁飞,仲宣楼上又斜晖。
杏园春信催行李,好制燕都远客衣。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
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鸭绿罗袍鱼口开,重教补缀不须裁。
眼前多少鹑衣者,太守真惭袜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