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居厚寺簿(其一)

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

学如开武库,材可壮明堂。

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

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海内推崇他的大礼,笔端才华超越子长。
学问如同打开武库,才能足以支撑明堂。
忧虑和困苦使双鬓如蓬草,功名只在一封郡章。
历史必将流传他的佳话,他虽逝去但精神永无亡

注释

海内:指全国范围。
标元礼:极高的礼遇或赞誉。
毫端:笔端,比喻文才。
子长:司马迁的字,这里借指杰出的史学家。
武库:古代储藏武器的地方,比喻丰富的知识宝库。
明堂:古代朝廷的正殿,象征显赫的地位。
蓬鬓:形容头发散乱,象征忧虑和岁月的痕迹。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汗青代指史书。
公死未应亡:即使他去世,他的精神和事迹不应被遗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英勇与功绩。开篇"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表明这位人物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才能如同剑锋一般锐利。"学如开武库,材可壮明堂"则形象地将他的学问比喻为军事力量,足以支撑起宏伟的殿堂。

接下来的"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显示这位人物在忧虑和困难中成长,他的名字如同县志上的佳话,为他赢得了荣誉。最后两句"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则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到了年迈仍旧精神奕奕,对于他的去世也感到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能力超群、英勇无畏的官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位人物深切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莫子晋丈(其一)

我里谈耆旧,高门二百年。

衣冠新族绪,龟筴故山川。

家以儒相励,公于志独坚。

九原疑不瞑,诸子更加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钱仲耕运使(其二)

濒海安盐筴,潢池息盗兵。

上常高计画,公不谓功名。

恻怛忧民志,驱驰报国情。

双溪最遗爱,歌颂未收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潘德夫左司(其四)

结发钦前辈,风流日渺然。

从今我邻邑,不见此癯仙。

揽辔范清诏,分符黄颍川。

江湖终白首,那得尽公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涧壁阻风登小山四望书怀

崇阿岸长江,荒蹊得徐步。

徘徊一舒眺,邂逅豁心素。

天壤故宏廓,川涂渺回互。

苍烟极东溟,落日临北固。

波光荡汀渚,碧色明草树。

淮南平如砥,万象入指顾。

低迷江都宫,隐辚瓜洲戍。

依依眷昔游,恻恻起遐慕。

向来犹喜事,所历有奇趣。

摧颓八九年,日已不如故。

两脚厌行李,万里谙长路。

乃穷岷山源,重到入海处。

结交岂不广,览古亦云富。

所抱忧国心,知非济时具。

晨昏耿重闱,裘葛窘童孺。

脱然决东耕,孤舟久东骛。

寖近真自喜,凌险有馀惧。

可怜兹丛薄,政尔淹杖屦。

云容尚飞扬,风意何郁怒。

人事谅难必,江神非所忤。

庶蒙皇天慈,稳借一帆度。

致意孙兴公,寻君遂初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