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德符韵六诗.分韵见简

幽人寄岩谷,志士从簪缨。

所尚初不同,出处皆有行。

夫子胡为哉,饮露餐秋英。

和璧以为质,黄钟以为声。

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

一见辄心降,端如屈人兵。

天意亦可料,祸患矧已经。

岂其礼乐时,而不收圭珽。

故知阿衡任,便是西山清。

我岂夫子徒,猥辱薮泽并。

驱车远过我,为我开天庭。

凡今落松麈,皆昔所未聆。

念此坐相阻,三十六峰横。

子言不子随,犹得座右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志士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诗人邹浩通过对比隐居山林的“幽人”与身在官场的“志士”,表达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首句“幽人寄岩谷,志士从簪缨”点出了两位主角的生活状态:一位隐居于山野之间,远离尘嚣;另一位则身处于官场,遵循世俗的规则。接着,“所尚初不同,出处皆有行”进一步说明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虽有差异,但都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夫子胡为哉,饮露餐秋英”一句,将“夫子”(即指志士)比作饮露餐花的隐士,形象地描绘了他清高脱俗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和璧以为质,黄钟以为声”运用比喻,将“夫子”的人格比作珍贵的和璧和响亮的黄钟,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

“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赞扬了“夫子”在文学历史领域的贡献,如同星辰般照亮后世。而“一见辄心降,端如屈人兵”则表达了对“夫子”人格魅力的敬仰,将其比作不可征服的军队,即使初次见面也能使人折服。

“天意亦可料,祸患矧已经”提醒人们要预见到生活中的变数和挑战,而“岂其礼乐时,而不收圭珽”则暗示了在特定时期,即便是尊贵的礼器也可能被忽视或遗忘。

“故知阿衡任,便是西山清”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夫子”作为领导者能力的认可,认为他的治理如同西山之清,清明公正。最后,“我岂夫子徒,猥辱薮泽并”表明了诗人并非单纯追随者,而是与“夫子”共享志趣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志士的生活态度,赞美了“夫子”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夫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次德符韵六诗.与德符仲孺述之宿南堂分得客字

从容白露前,转盼一岁隔。

念我方促装,夫君复来客。

疏篁生晚音,霁月澹秋色。

此会岂易谐,未用询长陌。

形式: 古风

次德符韵六诗.南堂分韵得秋字

大火不东驻,高堂文字秋。

青蝇付驱除,白日堪迟留。

鸡痈落新烹,瓜疐收轻浮。

尚有明月在,倘能如故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德符韵六诗.曾园分韵得得字

藩城富池塘,所向辄荆棘。

天风初转西,朋簪共来北。

暑清随处幽,莲高向人默。

群鸥安在哉,我今均尔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

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

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