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井的荒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痕迹。
“清不能常浊有馀”,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井水由清澈变为浑浊的状态,暗喻事物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辘轳音绝甃苔枯”进一步渲染了废井的荒凉与寂静,辘轳的转动声消失,井壁长满青苔,形象地展示了废弃之景。
“荒凉欲就群蛙问”,诗人试图在废井的荒凉中寻找一丝生机,将目光投向了周围的群蛙,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渴望与探索。然而,“今有观天坐客无”一句,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在这样一个荒凉之地,连一个静坐观天的人都没有,进一步强化了废井的孤独与寂寞感。
整首诗通过对废井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迁,更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