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都署步归寓宅

幕府绝通谒,散步惟长廊。

枇杷冬始发,雨中送微香。

院落疏逢人,向夕气已苍。

觅句悄隐几,移灯清照床。

朅来亲吏牍,勉强岂所长。

骤闻北方警,寇深徒慨慷。

此邦敌久瞰,狙袭谁得防?

论议多奚为,缓急未可量。

出门望我居,南去五里强。

数日乃一归,儿女迎踉跄。

坐定顾之叹,老我当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自都署步归寓宅》。诗中描绘了诗人公务之余在都署散步的场景,冬日枇杷开花,雨中散发着淡淡香气,环境显得宁静而冷清。他独自漫步长廊,感叹人迹稀少,傍晚时分气氛更显苍茫。

诗人坐在书桌前苦思觅句,灯光清冷照在床上,显示出他的孤寂和对日常事务的厌倦。他意识到自己勉强应对公事并非长久之计,北方战事频传,让他深感忧虑,担心家乡的安全难以防范。诗人质疑当前的议论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面对紧急情况,人们往往难以预料。

最后,诗人遥望家的方向,离都署已有五里之遥,回家的日子难得,孩子们欢蹦乱跳地迎接他。然而,坐下后他不禁感慨万分,不知自己的晚年将如何度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迷茫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东七三首(其一)

中年念儿女,刚性殊曩昔。

眼中第三儿,抱玩辄不释。

咿哑才学语,见爷已解索。

吾怀虽抑郁,为汝长暂适。

亲党共誇慧,比似珠的皪。

何时大疏忽,不节使伤食。

投药若小瘳,日日看愈瘠。

出愁入亦愁,弥月疾随革。

冬至幸脱命,小寒过不得。

父怜母复爱,抚汝两脚直。

形式: 古风

哀东七三首(其二)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形式: 古风

哀东七三首(其三)

三岁居日本,此行诚不利。

海东得是儿,自诧带奇气。

归来太仓卒,断乳哺用饵。

十旬卒致殒,分我感时泪。

辽沈方鏖兵,暴骨满关外。

谁非父母体,驱向万里弃。

汝殇何足恨,浩劫行且至。

中原适无人,去去非我世。

明年化猿鹤,聊欲从此逝。

形式: 古风

赠丁叔珩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忍盦领吾语,俄作风雨散。

堂堂入泉下,怀此竟未展。

去国才五年,世事凡几变。

匹夫亦何有,盈抱但孤愤。

北行心久绝,此举良可哂。

更持沟壑身,来看风轮转。

九门詄荡荡,惊鸟纷渐返。

故人那得见,酸楚眶屡泫。

时贤如众星,残夜见复隐。

芒寒而色正,丁沈长照眼。

惟君秉贞刚,爱国出诚恳。

圣明信所学,温旨促编纂。

尚书敬风采,传语戒肥遁。

名高心益虚,志猛气殊稳。

吁嗟才实难,诸子皆万选。

自馀斗筲辈,偻指何足算。

奈何吾所知,遂亦世所罕。

回思往时语,奢愿付迂诞。

劝君益厉操,期以振选愞。

勿云幸直寻,枉尺已深损。

中年见匪易,暂聚意弥款。

相规吾分尔,知君终不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