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菊花(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悠然入骨是寒清”,以“悠然”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神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寒清”二字,既描绘了菊花生长环境的清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高洁与淡泊。菊花在寒冷中绽放,其清雅之气直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次句“山远烟微起暮情”,将视线从菊花转向远处的山峦与轻烟,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色朦胧、烟雾缭绕的画面。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通过“暮情”二字,赋予了整幅画面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第三句“秀色有无难可饱”,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秀色”不仅指菊花的美丽,更包含了山峦、烟雾等自然景观的综合之美。然而,“有无难可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难以完全满足、难以完全拥有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九华空服笑泉明”,巧妙地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加以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对比与呼应。这里“九华”可能是指九华山,或泛指众多的山峰,与前文的“山远”相呼应。诗人以“空服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之美的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