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其二)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悠闲地躺在北窗下,时光飞逝如兔般迅速。
侧眼看去,心中忧虑,即使寒冷也不需泼酒浇愁。
我听说炼丹之事,顺序有其规律和根本。
即使千里之外,信件稀疏,无需准备过多的浆水。
将来激流的沱江,或许能解救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干渴。
男子汉要有志向,前行时不必过于忧虑琐碎之事。

注释

虚卧:悠闲躺卧。
惊兔脱:时光飞逝如兔跑。
侧目:斜着眼看, 表示忧虑。
寒:寒冷。
金鼎象:炼丹的象征或比喻。
次第:顺序, 规律。
千里:遥远的地方。
五浆:泛指饮料。
激沱江:激流的沱江, 暗示水源。
大救:大力救助。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骚屑:琐碎, 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首句“中虚卧北窗”,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躺于空旷的北窗之下,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紧接着,“岁月惊兔脱”则是用了兔死网破的典故,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侧目一愁胡”,诗人的视线转向边塞之地,那里充满了战乱与忧虑。这里的“胡”指的是北方的民族或地区,象征着战争和动荡。而“已寒不须泼”,则是在表达即使外界有风波,但诗人内心已经冷静到不为所动。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中的“金鼎象”指的是古代的礼器,象征着国家的法度和制度。这里诗人通过听闻这些礼器,感受到有一套严密的秩序和等级,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秩序的认同。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中的“千里”指的是远方或边疆,而“五浆”则是古代祭祀用的五种液体。这里诗人在询问,在遥远的地方还需要这样繁文缛节的礼仪吗?这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怀疑和对传统礼制的反思。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则是转向历史,提到了古代大夫相如曾在激流的沱水边上拯救了许多人。这里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诗人想要像相如一样,去解救世间的困顿和渴望。

最后,“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是对读者的劝勉,希望那些有志之士不要因为小事而烦恼,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这里“丈夫”指的是有才能和品德的男子,而“勿”则是不要,“骚屑”是形容心神不定或为琐碎之物所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个人理想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谹父惠黄龙菜

朝日团团上碧峰,蔬盘牢馔四时同。

园供小摘添幽事,雨打寒菘带晚浓。

可但拈香参玉版,直须进步礼黄龙。

溪堂炊甑容千客,不打阇黎饭后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游天圣邂逅正师知藏作诗赠之

乘流自谓不得死,生意逢师聊具论。

无心已尽世间义,举足不随天上尊。

本源了了明月观,馀事衮衮洪澜翻。

我生流落势未已,期师尽老依僧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龟峰

下彻灵根上太虚,斑分碧落照尘区。

要知一览龟峰境,不用重看雁荡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答裴寄卿书因寄长篇

裴郎短身衣弊服,衣长过身几半幅。

高裙大袖领占肩,要是精神大于腹。

古书古字谈古人,洗盆涤盎供慈亲。

慈亲居贫不道苦,裴郎醉中频起舞。

里中惊怪无此人,往往争看立环堵。

妻儿醉时亦同醉,未免醒时生窃议。

裴郎裴郎切勿论钱钱有菜。

我家伯氏亦翛然,得官去官俱醉眠。

裴郎有意纵短棹,雪夜待君明月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