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宿云门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首联“龙宫临水国,鸟道入烟萝”以龙宫和鸟道为意象,展现出寺庙隐匿于山水之间,仿佛仙境般的神秘与幽深。"龙宫临水国"暗示了寺庙地理位置的奇特,而"鸟道入烟萝"则描绘了通往寺内的小径如飞鸟之道,穿行于缭绕的藤蔓之中。
颔联“海旷知天尽,山空见月多”进一步深化了空间感,通过广阔的海面和空旷的山峦,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天地无垠的感慨,以及在静谧中对自然的敬畏。"海旷知天尽"让人想象到海天相接的壮丽景象,"山空见月多"则传达出夜晚山间月光皎洁的清冷之美。
颈联“鹤归僧自老,松偃客重过”聚焦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际遇。鹤归寓示着岁月如梭,僧人的年华老去;松偃则象征着诗人自己再次来访,旧地重游。这两句流露出淡淡的岁月沧桑之感。
尾联“便欲依禅寂,尘缨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禅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无奈。"依禅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的愿望,"尘缨可奈何"则流露出对世俗牵绊的无可奈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门寺的环境,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