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闫季庸明府闫马卧仙受业恩师

香山老将有奇节,匣里青萍三尺雪。

自从百炼受恩多,感激良工心倍切。

当时大冶跃精金,此日上方归巨阙。

心同铁石不销磨,身老风潮岂埋没。

出匣分明见胆肝,两手摩挲五情热。

生平怀抱为知音,当阳漫与时流说。

殷勤借问报恩谁,山西夫子非等夷。

欧冶门中无钝铁,马融帐底见威仪。

文章礼乐述周孔,刑名功利皆糠秕。

有时耳提复面命,不待严父加鞭笞。

有时解衣更推食,恍惚慈母怜婴儿。

天高地厚诫罔极,日临月照均无私。

登坛未遂凌烟志,把剑还思在冶时。

我闻将军言款款,我爱将军不忘本。

閒人洞见贵人心,馀生恨识先生晚。

先生之德高且深,先生之道舒能卷。

先生之教无藩篱,先生之寿无边岸。

但愿先生百亿春,眼见玉门归定远。

酒三觞,茶七碗。高歌文水滨,永作隐泉伴。

白发参差总不知,黄河清浊休相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寄赠闫季庸明府闫马卧仙受业恩师”为题,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诗中通过描述香山老将的奇节和其与恩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对恩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诗开篇即以“香山老将有奇节,匣里青萍三尺雪”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老将的非凡气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自从百炼受恩多,感激良工心倍切”两句,表达了老将在经历多次磨砺后,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切。随后,“当时大冶跃精金,此日上方归巨阙”运用比喻手法,赞美恩师如同大冶之金,经过锤炼后光芒四射,成就非凡。

“心同铁石不销磨,身老风潮岂埋没”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老将坚韧不屈的性格和不被岁月磨灭的斗志。“出匣分明见胆肝,两手摩挲五情热”则通过老将与恩师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种真挚的情感交流。

“生平怀抱为知音,当阳漫与时流说”表明老将虽怀才不遇,但对知音的渴望始终如一。“殷勤借问报恩谁,山西夫子非等夷”表达了老将对恩师的尊敬和对回报恩情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欧冶门中无钝铁,马融帐底见威仪”等比喻,赞美了恩师的智慧和威严。“文章礼乐述周孔,刑名功利皆糠秕”赞扬了恩师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对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有时耳提复面命,不待严父加鞭笞。有时解衣更推食,恍惚慈母怜婴儿”生动描绘了恩师对学生既严格又慈爱的教育方式。

最后,“天高地厚诫罔极,日临月照均无私”表达了对恩师高尚品德的赞美。“登坛未遂凌烟志,把剑还思在冶时”则寄托了老将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我闻将军言款款,我爱将军不忘本。闲人洞见贵人心,馀生恨识先生晚”表达了诗人对老将的敬佩和对自己未能早识恩师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对老将与恩师之间深厚情谊的描绘,展现了对恩师的崇敬与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恩师智慧、品德及教育方式的高度赞赏。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芥舟行赠吴明府

坳堂之水何漭瀁,平地无风起波浪。

陆沉直到四禅天,蛟龙鱼鳖皆惆怅。

有人砥柱居中流,就地拾芥为虚舟。

江河日下不足道,从容鼓枻登瀛洲。

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

水激波翻顷刻间,轻舟已涉坳堂水。

岸旁观者知是谁,隔江招手来迟迟。

济川用汝作舟楫,渡河焉用狂夫为。

形式: 古风

孝女挽诗

何须慧剑断恩爱,儿女痴情等三昧。

何须大药回死生,期颐殇夭皆刍灵。

君不见隐泉马卧仙,达天知命无拘牵。

一朝孝女委幻泡,悲吟抆泪中拳拳。

问君孝女得闻否,细说聪明不去口。

生来三岁识之无,率性因心成孝友。

移鞋扇枕奉晨昏,色笑承欢非暂偶。

四岁受姆训,五岁习女红。

六岁七岁知大义,德言工貌咸贯通。

年甫八岁齿加长,置身直与姬姜两。

蓬莱仙籍早知名,合浦明珠先去掌。

病中诀别语喃喃,宽譬爷娘免悲怆。

明知寿夭天有权,生顺死安归自然。

蜉蝣岂慕冥灵老,蕣华不羡赤松年。

呜呼,丈夫有女贤如此,莫怪痴情聊复尔。

痛哭天低白日昏,猿鹤闻声皆陨涕。

无由招得女英魂,万古湘江同逝水。

为君写作述哀词,留与人閒作青史。

形式: 古风

寄祝春州广文霍朝望

禄不必万钟,游不必五岳。

隐不必山林,仕不必台阁。

但愿一官清且閒,不愿杨州骑白鹤。

辞尊未必官遂卑,大儒首出称宗师。

条风偃草如反掌,新雨昭苏还及时。

井田学校相表里,文章礼乐如糠秕。

先生振铎阳春去,阳春有脚留难住。

山南山北互晴阴,日出日入成朝暮。

真机寂寞天何言,万象森罗道昭著。

雪边立遍问奇人,门外栽多桃李树。

我在罗浮读道书,五云西望怅离居。

崆峒洞里春长在,甲子山中岁欲除。

问年未信冯唐老,入世偏嫌惠远疏。

新诗题破鹅溪绢,遥托云中锦鲤鱼。

形式: 古风

铁佛颂与刘念兹

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

泥佛不渡水,真佛内里坐。

真体显真如,幻花成幻果。

识得本来人,真幻无不可。

大冶良工用意深,铸出西来古佛心。

千里万里一条铁,天上天下无知音。

偶然垂手入廛去,灵山久别惊相遇。

携手长歌归去来,青莲坐断红尘路。

红尘路上置身高,百城烟水来方袍。

相逢拂拭开生面,金光丈六生蓬蒿。

日面佛,月面佛,无我无人亦无物。

点将顽铁成精金,净檀解作波罗蜜。

由我住,由我来,百千三昧一门开。

直入千山万山去,东林回首忆宗雷。

火可寒,冰可热,古貌古心如钝铁。

不应忘却补金人,到处眉毛互厮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