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图三昔歌(其一)

昔闻武夷胜,此见武夷图。

九曲渔郎杳,千峰鸟道孤。

放舟滩妥贴,映阁树扶疏。

洞里谁招隐,吾今欲卜居。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武夷山美景的向往与赞叹。诗人通过“昔闻”二字引出对武夷山的传说与传闻,随后以“此见”转折,将读者带入一幅生动的武夷图景之中。九曲溪边,仿佛渔郎已远去,只留下千峰耸立,鸟道孤独,展现出武夷山的静谧与雄伟。放舟于溪流之上,映照着岸边错落有致的树木,更添了几分幽静与和谐。最后,诗人感慨于洞中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此卜居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图三昔歌(其二)

昔年紫阳子,曾赋武夷篇。

玉女临丹壑,莲花插九天。

桃源无别洞,蓬岛有真仙。

久断寻芳约,临风思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武夷图三昔歌(其三)

昔年湛夫子,曾订武夷游。

高歌翻九叠,逸响震千秋。

步步竭吾力,岩岩纵远眸。

祇今怜岁晚,依旧阻丹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其一)

是中堪避地,何处更求仙。

绿水青山表,残春落照边。

燕归芳草候,莺语落花天。

四老知来否,相思日似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其二)

樵西古圣地,云岩旧有仙。

紫姑丹井畔,乌利碧云边。

远意三山岛,芳踪七洞天。

不知骑鹤过,更得几千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