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自来相识,比你情都可。

咫尺千里算,惟孤枕、单衾知我。

终朝尽日,无绪亦无言,我心里,忡忡也,一点全无那。

香笺小字,写了千千个。

我恨无羽翼,空寂寞、青苔院锁。

昨朝冤我,却道不如休,天天天,不曾么,因甚须冤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自从认识你以来,你的感情我都了解。
即使近在咫尺,只有孤独的枕头和薄被能理解我的心情。
整天整夜,我情绪低落,沉默不语,心中忧虑,却无法表达。
我用香墨细细写下无数思念。
我恨自己没有翅膀,只能在寂静、长满青苔的庭院中独自忍受寂寞。
昨天他们冤枉我,说我还是放弃吧,日复一日,为何要这样冤枉我。

注释

自来相识:自从认识。
比你情都可:对你的感情我都了解。
咫尺千里算:即使近在咫尺。
孤枕、单衾:孤独的枕头和薄被。
忡忡:忧虑不安。
香笺小字:香墨小字。
无羽翼:没有翅膀。
青苔院锁:长满青苔的庭院。
冤我:冤枉我。
不如休:还是放弃。
天天天:日复一日。
因甚须冤我:为何要冤枉我。

鉴赏

这首《蓦山溪》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知己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孤独之情。开篇“自来相识,比你情都可”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对方感情的独特认知,认为无人能及。接着,“咫尺千里算,惟孤枕、单衾知我”描绘出即使距离近在咫尺,但内心的孤独只有孤枕单衾才能体会,形象地传达了相思之苦。

“终朝尽日,无绪亦无言”写出了词人整日无所事事,沉默寡言的状态,内心忧虑重重。“我心里,忡忡也,一点全无那”进一步强调了愁绪的深重,仿佛连一丝安慰都没有。接下来,“香笺小字,写了千千个”描述了词人试图通过书信传递情感,但又因无法相见而徒增遗憾。

“我恨无羽翼,空寂寞、青苔院锁”表达了词人渴望飞向对方的强烈愿望,但现实却是被寂寞和封闭的环境所困。“昨朝冤我,却道不如休”揭示了对方可能误解或疏远自己,词人心中充满冤屈。“天天天,不曾么,因甚须冤我”则质问为何要如此冤枉自己,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不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

金樽玉酒,佳味名仙桧。

恐是九龙泉,堪一饮、霜毛却翠。

何须说此,只但饮陶陶,灯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贵,惯见风流事。

留我不须归,倒尊空、烛堆红泪。

飞凫令尹,才调更翩翩,休吊古,枉伤神,有兴来同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三)亳社寄文潜舍人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

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

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

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

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四)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

狂醉成怀古。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

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

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

魂梦应相遇。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

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

也送行人老。一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

话如今。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