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茅屋》描绘了一幅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茅屋绝低小”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和狭小,而“栖迟江上村”则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恬淡心境。接下来,“儿曹从逆旅,稚子解应门”写出了家庭的温馨,孩子们虽然生活在旅店般的环境中,但幼子已能应对门户,显示出家庭的自给自足。
“幽事齐书帙,清愁付酒尊”两句,诗人借读书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以酒消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诗人提到“近闻李公子,入赞紫薇垣”,暗指好友李公子可能有了新的仕途发展,进入朝廷任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茅屋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情感抒发,展现出元代文人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