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心亭先生在归隐与从政之间情感纠结的深切理解。首联“曾听鸣琴擅好音,归来海上并抽簪”描绘了王心亭先生曾经在官场中施展才华,如今选择归隐,如同鸣琴之音,悠扬而高雅。颔联“百年易地孤臣泪,千里同堂孺子心”则展现了他面对政治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颈联“司马声闻传视草,冥鸿飞倦恋栖林”运用典故,以司马迁和冥鸿(传说中的神鸟)为喻,表达了王心亭先生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徘徊与抉择。尾联“王祥自合徵书至,鳄渚无劳叹陆沉”引用王祥孝行的典故,预示着王心亭先生最终会得到应得的尊重与认可,不必为仕途不顺而感叹。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王心亭先生人格魅力的深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