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史十忠诗(其七)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李公

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

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

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

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折。

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

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

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

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

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

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

形式: 古风

翻译

淮海战役硝烟弥漫,敌军坚固如铁壁。
我曾守护一方,十年依靠福佑之力。
再次归来,人未老去,忧虑之事依旧。
孤城苦战,危机四伏,痛心天柱已断。
梦中游历三山,人间伦理似海潮涌现。
决心向南征战,我欲重建辉煌巅峰。
苍天不察臣之忠诚,陷入黑暗荆棘丛。
先轸面容栩栩如生,苌弘之血化为碧玉。
臣之死谁能知晓,忠诚之心永不改变。
一员大将,以死舌战,痛骂敌人。

注释

淮海:地名,指淮河与大海之间的区域。
风尘:战争的烟尘。
胡:疑问副词,为什么。
铁壁:形容敌军防线坚固。
天人:指有超凡能力的人。
十载:十年。
藉:凭借,依靠。
南征:向南方进军。
极:最高点,此处指辉煌的顶峰。
冥冥:形容深沉或昏暗。
丛棘:比喻困难或困境。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将领。
苌弘:古代蜀国贤臣,死后血化为碧玉的典故。
嚼舌:形容激烈的言辞对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忠诚。开篇"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通过对淮河与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边塞之险峻和战争之激烈。"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则透露出将军守护疆土多年的不屈意志和所获得的福佑。

诗中接着写道"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表达了将军对往日战绩的回忆与对当前局势的忧虑。"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折"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接下来"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通过梦境和超脱现实的情形,表达了将军内心的不平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则展现了将军冲破困境、再次出征的决心。

诗的后半段"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表达了对上天不明忠良之悲哀。"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则是对将军忠诚与牺牲的高度赞美。

最后"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和"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强烈地表达了将军即使身死也不会改变其忠诚之心,以及在临死前仍旧对敌人满怀仇恨的决绝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忠诚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将军不屈不挠、至死方休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良之士命运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53)

刘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 号:水云村
  • 籍贯:江西南丰
  • 生卒年:壎xūn 1240-1319

相关古诗词

挽四川制帅陈公

狼烟又起锦城边,帅阃谋疏亦可怜。

先轸元归应有恨,苌宏血化岂无冤。

百身莫赎谁三酹,一死真成盖万愆。

遗事如今人不记,纲常犹幸立西川。

形式: 七言律诗

六么令.云舍赵使君同赋

晓来寒角,吹起愁相触。

乱云黯淡江渚,疏柳双鸦宿。

锦瑟银屏何处,花雾翻香曲。柔红娇绿。

魂销往梦,羞向孤梅说幽独。

燕支曾印素袂,绛艳收残馥。

频问讯,道新来闷损纤腰束。

多谢芳心惓恋,罗结文鸳蹴。前欢谁卜。

云笺封蜡,就寄相思恨盈掬。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天香.韵赋牡丹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

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沈香醉墨,曾赋与、昭阳仙侣。

尘世几经朝暮,花神岂知今古。

愁听流莺自语,叹唐宫、草青如许。

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

更后百年人换,又谁记、今番看花处。

流水夕阳,断魂钟鼓。

形式: 词牌: 天香

太常引.送丁使君

甘棠春色满南丰。春好处、在黉宫。宫柳映墙红。

对墙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词华哲匠,人与易居东。攀恋计无从。

判行省、重临旧封。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