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永思堂》,是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已故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首联“亲恩罔极岂能忘,一度追思一断肠”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感叹于亲人之恩深重,难以忘怀,每一次追忆都令人心痛欲绝。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奠定了全诗哀婉悲切的基调。
颔联“謦欬愰然闻梦寐,容仪俨若在羹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仿佛在梦中听到了亲人咳嗽的声音,那熟悉的面容似乎就站在家中的羹墙旁,生动地描绘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颈联“云迷垄树频瞻企,风振庭柯倍感伤”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思念之情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云雾缭绕的田野树木,微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木,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更加的悲伤和怀念。
尾联“抱痛中天何日已,临风洒泪已沾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无法平息,即使面对着天空,泪水也早已湿透衣裳。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哀痛。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质朴而真挚,情感深沉而动人,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哀悼亡亲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