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妻联

从忧患来,从冷暖来,从生死来,从诗歌酝酿来,十五载风雅倡随,都不记君是红颜,我为白首;

无小家气,无脂粉气,无寒俭气,无柴米夫妻气,千余里关河鼙鼓,悔未遂花间课子,柳外归耕。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妻联,出自清代文人陈少香之手,其情感深沉,文笔凝练,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与哀思。

“从忧患来,从冷暖来,从生死来”,开篇即以生活中的种种经历铺垫,暗示了两人共同走过的岁月,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情感的温暖,更有生命的起伏。这不仅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更是对妻子陪伴自己度过人生起落的感激与怀念。

“十五载风雅倡随,都不记君是红颜,我为白首”,这里将时间的跨度与情感的深厚交织在一起,十五年的相伴,无论是风花雪月的雅致生活,还是年华老去的白发苍苍,都见证了两人之间不离不弃的情感。不记得对方是青春红颜,自己已是白发老人,这种深情的表述,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不变的爱意。

“无小家气,无脂粉气,无寒俭气,无柴米夫妻气”,这四句是对妻子性格与品质的高度赞扬。强调妻子没有世俗的狭隘与浮华,她纯真、质朴,与自己共同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没有因为柴米油盐的琐碎而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的描述,既是对妻子人格魅力的肯定,也是对两人生活态度的赞美。

“千余里关河鼙鼓,悔未遂花间课子,柳外归耕”,最后三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千里的距离,战争的烽火,似乎预示着两人命运的波折与挑战。然而,即使如此,也后悔未能在花间教子,柳下归耕,享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对未能与妻子共享平凡生活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副挽联,不仅深情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悼,更展现了陈少香对妻子品格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使得这副挽联成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颂歌。

收录诗词(13)

陈少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赴剑津联

何事不浮云,春草春波,遽尔送君南浦;

将诗难度日,采薇采蕨,请看待我西山。

形式: 对联

六十自寿联

荣枯看到婆娑树;阅历忙于顷刻花。

形式: 对联

挽胡仲玉联

满目云山缞墨去;一天风雪旅魂归。

形式: 对联

挽曾燠联

燕市酒添前度绿;广陵花忆昔年红。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