绋讴三叠(其一)

燕然燕然高插天,上摩日月含云烟。

屹如砥柱镇北鄙,残敌睥睨不敢前。

具瞻方为人倚赖,一旦倾颓嗟变迁。

呜呼讴兮讴声切,霜雪入树皆僵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绋讴三叠(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诗中以"燕然"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与日月同辉,象征着边防的坚固和国家的威严。"砥柱镇北鄙"运用比喻,形容燕然山像砥柱般稳定,震慑了北方的敌人,使其不敢轻易侵犯。

然而,诗人也暗示了世事无常,"一旦倾颓嗟变迁"表达了对山峰可能衰败的忧虑,寓意着人事的兴衰和社会的动荡。最后,"讴兮讴声切"与"霜雪入树皆僵折"形成对比,哀歌之声凄切,如同霜雪摧残树木,暗喻时局的艰难和人们对未来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寓言了国家的安危和个人命运的沉浮,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绋讴三叠(其二)

洋河洋河水潺潺,银汉下注来人间。

润滋边地足生植,循山激石波回环。

洪深正资人饮漱,奔流入海何由还。

呜呼二讴兮讴益怆,貔貅百万精神丧。

形式: 古风

绋讴三叠(其三)

上谷上谷连朔漠,戍楼清切鸣鼓角。

英威远振边尘空,天骄闻风尽胆落。

皇天不吊心孔哀,将星夜殒何萧索。

呜呼三讴兮讴已终,重城万里来悲风。

形式: 古风

朱绣衣母陈孺人寿诗二十四韵

东风二月春无涯,堂背竞开萱草花。

倚门喜听噪檐鹊,忽报远道儿还家。

远道见还自何所,玉关紫塞迎风沙。

儿从前年持宪节,边城遍历临荒遐。

严霜凛凛拂绣斧,揽辔胆落青骢騧。

幽障云收绝烽火,深戍日落鸣寒笳。

威宣德洽境宁谧,马肥丰草兵无哗。

岂不怀归养阿母,载驱四牡歌皇华。

流光荏苒岁两阅,细数归期忻及瓜。

昨来受代整朝佩,银河水暖回仙槎。

龙楼入觐五云晓,天颜有喜承褒嘉。

下堂阿母重迎劳,问儿久别时何赊。

谁知说帨正初度,母子欢聚人争誇。

况树高门表贞节,命服煌煌荣翟珈。

童颜红晕体康健,绿鬓未改如堆鸦。

寿筵弘敞杂尊俎,鼕鼕画鼓闻频挝。

绣衣新换綵衣舞,香云蔼蔼笼乌纱。

新妇将孙拜堂上,桂枝挺秀兰抽芽。

幕开黄雀自堪馔,冰泮白鱼还可叉。

才闻王母致碧藕,又见小玉供胡麻。

更看伯婆年八十,一门双节无纤瑕。

晚膺禄养享胡福,人生至乐谁能加。

我观南极吐光耀,赋罢南陔空叹嗟。

何由升堂祝母寿,玉杯春酒倾流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周秋官山水画为李员外题

江村杳霭路不分,野人作伴鹿与麇。

五月六月雨三日,千山万山皆白云。

平堤漫漫江水绿,翠树重重覆萝屋。

苔封石径绝行踪,持镵何处寻黄独。

模糊泼墨扫烟鬟,前代画手称房山。

郎官意匠得其趣,岚光不散迷孱颜。

多君生长山水窟,到处爱山常拄笏。

宁知皓首出榆关,坐对燕然惟咄咄。

天台雁荡浙水东,夜夜家山乡梦浓。

有待拂衣归旧隐,与君林下会相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