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十)

井地以养民,整整若棋画。

初无甚贫富,家有五亩宅。

哀哉古益远,祸始开阡陌。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

困穷礼义废,盗贼起蹙迫。

谁能讲古制,寿我太平脉。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依靠井田来养育人民,整齐有序如同棋盘上的格子。
起初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家家户户都有五亩田和住宅。
可悲的是,古代的平等制度已经远离我们,祸患始于土地私有化。
富人役使上千奴仆,而贫穷的老人却连一块布都没有。
贫困导致礼仪废弃,盗贼横行,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谁还能讲解古代的公正制度,让我们的社会恢复太平呢?

注释

井地:古代的土地分配制度。
养民:养育人民。
整:整齐。
若:如同。
棋画:棋盘上的格子。
初:起初。
甚:非常。
贫富:贫富差距。
五亩宅:五亩田和住宅。
古益远:古代的平等制度已经远离。
祸始:祸患开始。
阡陌:田界。
富豪:富人。
贫老:贫穷的老人。
寸帛:一块布。
困穷:贫困。
礼义废:礼仪废弃。
盗贼:盗贼。
讲古制:讲解古代的公正制度。
太平脉:太平的社会秩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井田制度的理想状态,井然有序如同棋画般整齐,原本家家户户拥有适度的土地和住宅,贫富差距不大。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古制被破坏,尤其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开阡陌),贫富悬殊加剧,富人奴役众多,穷人甚至无衣蔽体。这样的社会变迁导致礼义沦丧,盗贼横行,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感慨万分,呼唤谁能恢复古制,以求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二)

我家释耒起,远自东封前。

诗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

长老日零落,念之心惕然。

每恐后生辈,或为利欲迁。

我少亦知学,蹭蹬及华颠。

讼过岂不力,寿非金石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四)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

人人可稷卨,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

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

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七)

高皇昔中兴,风雨躬沐栉。

一士未尝遗,万里皆驰驲。

廉听辟言路,虚怀询得失。

孤臣实草芥,亦获对宣室。

龙颜宛在目,德不报万一。

桥山松柏寒,泪尽史臣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八)

王师宿梁益,行台护诸将。

腐儒忝辟书,万里至渭上。

旌旗照关路,风雪暗戎帐。

堂堂铁马阵,亹亹木牛饷。

谁知骨相薄,空负心胆壮。

回首二十年,抚事增悲怆。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