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沈沔天隐楼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五言·沈沔天隐楼》由宋代诗人沈遘所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首句“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赞美了吴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繁盛。接着“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表达了对南朝文化的怀念与敬仰,强调道德声誉的永恒价值。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提到家族的荣耀与繁盛,强调了家族的重要性。“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描绘了家族鼎盛时期的辉煌景象。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描述了居住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仙境。“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叹。

接下来,“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则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内心的忧郁与渴望重逢的情感。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赞扬友人自小就追求卓越。“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表达了对友人放弃官场追求内心自由的赞赏。“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描述了友人建造天隐楼,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景。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表达了友人对世俗的超越与对隐居生活的寄托。“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支持。“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强调了人生的不定性与不应轻易妥协的原则。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败的忧虑。“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指出同辈中不乏放纵之人,需要引导。“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劝告友人回归时应注重修养,以谦逊为先。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希望友人的行为能成为榜样,影响他人。“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表达了对友人能保持礼仪与道德的期望。“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希望友人能成为家族乃至社会的楷模。

最后,“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提醒友人不应仅追求名声,更应遵循正道。“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友人共享生活的愿望。“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鼓励友人坚持自我,不因外界压力而改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175)

沈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杭州僧修广法喜堂

溷溷学佛者,营营良足悲。

不知佛之乐,谁使汝学为。

广师吾州秀,智解乃天资。

既以法为喜,万缘脱若遗。

高堂客满坐,妙谈破群疑。

来者岂不辨,辨此堂之题。

形式: 古风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和李子仪重阳日

劲风疏雨深秋节,古寺重扃独坐人。

菊色未开期有待,萸香欲佩使谁纫。

登高莫作西城望,把镜须怜白发新。

持酒劝君休惜醉,定知归日不盈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壁和王介甫所题诗二首(其一)

石蓝开尽红著地,瓜蔓半枯黄倒垂。

坐看一夜芳意歇,风霜即是蚤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壁和王介甫所题诗二首(其二)

夜风吹雨冷通帷,鸣雁初闻一一悲。

幸好归时归未得,愁来莫读壁间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