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画中侧面琵琶美人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天然一个宫娃。

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

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

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

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

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

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

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女子弹奏琵琶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湖石、栟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女子独处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开篇即以湖石和栟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环境。女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弹奏琵琶,这一场景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接着,“天然一个宫娃”一句,点明了女子的身份,暗示她可能是一位宫中的佳人,增添了几分故事性和想象空间。

“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独与专注,她独自一人,没有旁人相伴,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这种孤独感与她弹奏琵琶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弹奏时的神态和技艺,仿佛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如同她头上的钿翠发饰在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弹奏琵琶时的美妙旋律,仿佛能吸引蜜蜂前来,甚至让花朵为之颤抖,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这一段,通过女子的妆容和面容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神秘。

“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这一部分,通过提问和设想,表达了对女子身份和故事的遐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最后,“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一句,点明了这是一幅画中的场景,女子的微笑似乎是对观者的一种回应,也是对整个画面情感的总结,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会心一笑。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一幅静态的画作转化为充满情感和故事性的诗歌,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禽言(其二)

泥滑滑兮行不得,郭公提壶劝君吃。

脱却布裤涉水难,不如归去聊安息。

形式: 古风

送诸公子北试

不恋下邑芹,耸身务皇学。

鎗然赴北征,翩翩出西郭。

棘丛条渐辞,梅边手堪握。

无书报南宫,深恐涴经幄。

形式: 古风

槎海篇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

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

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

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孤山玩月次黎户部韵

湖水澹秋空,练色澄初净。

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

西子拂澹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曜几筵莹。

忧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

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泠,返棹堤逾迥。

自顾纵清谈,何嫌麾麈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