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兵部陆学士赴漕闽中

宣风一面得瓯闽,丹舸乘流破月痕。

玉色暂辞当牖坐,衣香初隔止车门。

帝台回望相竿远,仙峤重过射的存。

曾颂天禧金石刻,定应宽利赋朝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陆学士赴任闽中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宣风一面得瓯闽,丹舸乘流破月痕”,以“宣风”开篇,寓意陆学士此行将带来良好的风尚。丹舸乘流,象征着陆学士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破月痕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但陆学士的坚定与决心如同破晓之光,穿透夜幕。

颔联“玉色暂辞当牖坐,衣香初隔止车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陆学士离别时的情景。玉色代表高洁,暂辞当牖坐,意为在即将离开的时刻,陆学士仍保持着高雅的姿态。衣香初隔止车门,则是通过衣物的香气来表达离别的不舍与依恋。

颈联“帝台回望相竿远,仙峤重过射的存”,进一步描绘了陆学士离别后的情景。帝台回望,意味着陆学士在离开时回头遥望,心中充满对故土的眷恋。仙峤重过,既是对陆学士再次踏上旅途的描述,也暗含了对陆学士未来仕途顺利、功成名就的美好祝愿。

尾联“曾颂天禧金石刻,定应宽利赋朝恩”,表达了对陆学士过去成就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官运亨通的期待。天禧金石刻,可能是指陆学士曾经的功绩或荣誉,而“宽利赋朝恩”则是对陆学士未来能够得到朝廷的宽大处理和恩赐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陆学士赴任途中的景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杜伟长学士赴漕河北

甘陵孤垒起纤埃,趋诏东南武库来。

天子此时知国器,生民从古寄贤才。

神锋立断无留刃,筹笔先机有疾雷。

行见司徒封露布,邺城歌舞夹行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陆兵部赴漕湖南

甘泉司计署名高,出拜行台帝綍褒。

使节远笼三壤赋,官仪清坐七兵曹。

时平汉斧宣威力,岁稔湘帆缮贡劳。

秋晚洞庭山水秀,定知怀古费宫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御史蒋公赴漕江东

簪笔天阶柱下官,孤风凛凛振台端。

坐曹常佐甘泉计,奏事曾纡武帐冠。

一日雕龙分使节,几年骢马避朝鞍。

商功未是须贤地,荷橐行归侍玉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石舍人得告展省

先贤富贵重夸乡,况复哀荣感履霜。

三最诏书新予告,九原恩泽远生光。

老人竞醉金钱少,稚子争牵玉佩长。

荀令池头芳树在,栖鸡浴凤日相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