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鲍以道天童育王道中吴体

逆云佛塔金千寻,傍耸滴翠玲珑岑。

春供万象富远目,响答两地纷啼禽。

风摇野帻去复去,露浥乳窦深尤深。

奇声俊逸鲍夫子,蓬社不挂渊明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逆云佛塔高入千重,旁边矗立着碧绿玲珑的小山
春天的景色丰富了远望的眼界,鸟儿的鸣叫回应着两地的生机
风吹动着田野上的头巾,时而离去,露水滋润着深深的泉眼
鲍夫子的才情超群出众,他虽身处蓬蒿之地,却不向往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注释

逆云:形容塔高直入云霄。
滴翠:形容绿色如滴翠色。
万象:指大自然的一切景象。
野帻:田野上的无冠头巾,代指野外。
乳窦:泉水的源头。
鲍夫子:可能指的是鲍照,古代诗人。
蓬社:蓬草丛生的地方,比喻简陋的居所。
渊明心:陶渊明的心意,指隐居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塔春色图景。诗人通过对佛塔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美感。

“逆云佛塔金千寻”,佛塔耸立于云端,其金碧辉煌的身躯仿佛触及千寻之高,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紧接着,“傍耸滴翠玲珑岑”一句,则是对佛塔四周环境的描绘,那些绿意盎然的山岭在春日的阳光照射下更显得清新脱俗。

“春供万象富远目”,这里的“春供”可能指的是春季祭祀或供养之物,万象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生灵和景象,这一句强调了春天作为生命之源的丰饶与多样性。诗人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

“响答两地纷啼禽”,此处展现了春日里鸟鸣啁啾的活泼景象,声音在空间中回荡,传递着生命的欢歌。

“风摇野帻去复去”,诗人通过细腻的对自然界动态变化的描写,如同我们亲眼所见一般。春日微风轻拂,草木随之摆动,让人感到一种生长的力量和节奏。

“露浥乳窦深尤深”,这里则是对佛塔内部环境的刻画,那些幽深的空间因露水而显得更加清新和神秘。诗人的笔触不仅在于外在美景的描绘,更在于内心世界的探索。

“奇声俊逸鲍夫子”,鲍夫子的名字出现,显示出诗人对前贤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文学和哲学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超凡脱俗之处。

“蓬社不挂渊明心”,这句表达了诗人的胸襟博大,对待世事如浮云般,不为名利所动摇。这里的“渊明”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邃而又澄清的一片净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佛塔景象,更通过对自然界和内在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冯圆中木犀六言

碧玉闹妆金粟,香随烟雾横斜。

更欲移筇问讯,前山几度云遮。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七娘子.重阳

东篱寿菊金犹浅。对南山、把酒开新宴。

绛阙丛霄,玉书丹篆。坐间俱是神仙伴。

童颜绿发何曾变。喜婴儿姹女交相恋。

寄语诗翁,茱萸重看。明年此会人人健。

形式: 词牌: 七娘子

人月圆(其一)元宵

夕阳影里东风软,骄马趁香车。

看花妆镜,藏春绣幕,百万人家。

夜阑归去,星繁绛蜡,珠翠鲜华。

笙歌不散,疏钟隐隐,月在梅丫。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人月圆(其二)咏圆子

骄云不向天边聚,密雪自飞空。

佳人纤手,霎时造化,珠走盘中。

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

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

形式: 词牌: 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