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论文示门人方元焕晦叔》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通过琴与音乐的意象,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理解的深刻思考。
首联“琴名录绮旧曾携,柱是连城明月辉”,以“绮”字形容琴谱的华美,暗示了音乐作品的珍贵与高雅。琴柱如同连城之宝,在明月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象征着音乐艺术的璀璨与不凡。
颔联“曲里其人如得见,弹来于世肯听希”,将音乐与创作者联系起来,仿佛在曲中能遇见创作者的灵魂,但这样的音乐却在世间难得一闻,强调了艺术作品与听众之间的共鸣之难求。
颈联“终身已分长抛掷,拭目聊为一取挥”,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说,尽管终其一生可能无法完全投入于艺术之中,但仍然愿意为之努力,哪怕只是暂时地拿起琴弦,尝试弹奏。
尾联“传得广陵真散后,莫令手指与弦违”,引用了“广陵散”的典故,强调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希望在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无论是演奏者的手指还是琴弦,都能保持一致与和谐,不使艺术的精髓有所偏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描绘,探讨了艺术创作、欣赏与传承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