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梁驿舍

三年去国苦飘零,满面风沙漫度春。

白日驱车无住客,青山当路亦为尘。

东经卤泽初迎雪,西出蒲关欲问津。

何日投鞭寻旧隐,云间深访牧牛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离家多年饱受漂泊之苦,满脸风沙中度过春天。
阳光下驾车却无常客,连青山的路上也蒙上尘埃。
向东行经盐碱之地初次遇见雪,向西出蒲关想要寻找渡口。
何时能挥鞭找回旧日隐居之地,探访云端深处的牧牛人。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飘零:漂泊不定。
风沙:风尘和沙粒。
漫度:随意度过。
白日:白天。
驱车:驾车。
无住客:没有常客。
为尘:被尘土覆盖。
东经:向东行经。
卤泽:盐碱地。
初迎雪:初次遇见雪。
西出:向西出发。
蒲关:蒲关(古代地名)。
问津:询问渡口。
投鞭:挥鞭前行。
旧隐:旧日隐居之地。
云间:云端。
深访:深入探访。
牧牛人:牧牛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三年离家在外飘零的凄凉情景。首句"三年去国苦飘零"直接表达了游子的哀伤之情,长时间的漂泊生活令人心生苦楚。"满面风沙漫度春"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飘零生活中的艰辛和自然环境的严酷。

接下来的两句"白日驱车无住客,青山当路亦为尘"进一步深化了游子的漂泊感。白日下的奔波没有停歇之所,即便是壮丽的青山也在旅途中被踏成尘土,强调了行者无处不至的辛酸。

诗人接着写道"东经卤泽初迎雪,西出蒲关欲问津"。这里展现了游子的辗转和探求。卤泽与蒲关都是地名,从这两个地点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行迹之广泛以及对归途的渴望。

最后两句"何日投鞭寻旧隐,云间深访牧牛人"流露出诗人对于归乡和平静生活的向往。"投鞭"意味着放下旅行的鞭子,结束长久的漂泊,而"寻旧隐"则是对过去安稳生活的怀念。而"云间深访牧牛人"则是在山间寻找那些平凡而宁静的生活,如同牧牛人一般远离尘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对归乡之路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自然环境中那种简单、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潞守欧阳叔弼召登鼎轩暑饮

崇轩写物体模分,爽拔风携颢气升。

王粲消忧思眺听,本初持饮涤烦蒸。

金乌不转铜壶箭,碧碗时分玉井冰。

每见喜公如玉雪,更因执热服吾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赠吴德秀隐士用来韵

不计无成与有成,但能偿足百年心。

喜营美酿多栽秫,广蓄奇书尽散金。

三代遗文钟鼎古,五湖秋意画图深。

超然真趣谁能识,目送孤鸿抚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楷长老

灵源独耀脱根尘,岂论空身与色身。

若论有无宁见法,须知开悟不因人。

病瘖得味难形语,走饿还家忽忘贫。

薪火相交多少险,烦师与众指迷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太学试驾幸后苑观谷

禁籞开清晓,宸心喜豫游。

鸣鸾迎霁日,嘉谷茂高秋。

秀颖晴光烂,雕舆睿鉴留。

晨光照金粟,喜色动珠旒。

绿野勤农力,青编蔼帝猷。

周人豳颂在,王业起耕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