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岁暮怀人诗》之二十五。黄遵宪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闻君近入焦山去”,开篇即点明友人前往焦山之事,焦山在古代常与隐逸、避世相关联,暗示了友人可能寻求心灵的宁静或逃避尘世的纷扰。
“欲访要离伴伯鸾”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要离和伯鸾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友人脚步,寻找精神上的伴侣,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要离和伯鸾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多被用来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
“一个蜗庐置何处?”则以蜗庐(比喻简陋的居所)设问,表达了对友人新居所在之地的好奇与关心,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切。最后一句“漫山风雨黑如磐”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色昏暗的画面,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处境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关怀,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