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

木落江南秋暮天,开元诉罢转茫然。

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

夜月照残楼十二,金风吹冷殿三千。

凭谁坐说长江险,《玉树》歌终亦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午后,坐在秦淮水榭中,倾听老者讲述金陵往事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联“木落江南秋暮天,开元诉罢转茫然。”以“木落”、“秋暮”点明季节与地点,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开元诉罢转茫然”,借用了唐玄宗时期的典故,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引人深思。

颔联“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通过“荆榛”与“从龙日”的对比,以及“鼙鼓”与“失鹿年”的关联,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动荡。

颈联“夜月照残楼十二,金风吹冷殿三千。”运用象征手法,将夜晚的月光与金风,分别映照在残破的楼宇与寒冷的宫殿上,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意境,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凭谁坐说长江险,《玉树》歌终亦可怜。”以“长江险”与《玉树》歌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玉树》歌是南朝陈后主所作,此处暗指美好的事物最终难逃悲惨结局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收录诗词(1)

石为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杂诗三首(其二)

鹭鸶村下路,停策吊沉沦。

大义存《晞发》,高风缅补唇。

明时甘浪迹,乱世得全身。

搔首严陵濑,南阳有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行杂诗三首(其三)

城迥浮云外,舟移乱石间。

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

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

君看松顶鹤,云暝亦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福州道中

指点三山近,轻云护翠微。

晓烟榕叶暗,春雨蔗田肥。

野女修棕笠,溪人浣氎衣。

啼鹃苦竹里,争道不如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感

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储胥自有风云护,部曲空成带砺功。

一战龙旗劳汗马,廿年贝锦怨藏弓。

不堪蔓草祈连冢,况复铜驼恨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