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二)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躏跞涧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哮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大自然被无情破坏的情景。开篇“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两句,直接指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粗暴剥夺和过度开发,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大自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采。诗人通过“百牛连鞅摧双辕”等形象,表达了这种破坏是由人类强大的力量所推动,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然而,这种对自然的破坏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相应的收益,“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两句,描述的是因过度开采而导致的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化。诗人通过“遗馀毫末不见保,躏跞涧壑何当存”表达了对这种破坏后果的忧虑,自然景观被破坏殆尽,连最小的残余都不复存在。

接下来的“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哮豁空岩峦”几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这种无度开采导致的生态灾难。树木尚未长成便被砍伐殆尽,大自然的生命力遭到严重打击,山川变得荒凉。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两句,则将这种生态破坏与人间的灾难联系起来,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贪婪和暴力最终会招致天灾人祸。诗中“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作为结语,不仅是对过去环境保护意识缺失的慨叹,也是在呼吁后人要有长远眼光,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破坏的深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遭受人类无度开发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未来环境可能带来的灾难的担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中“爱材养育”的理念的怀念和重视。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三)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贞符

于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

仁函于肤,刃莫毕屠。泽熯于爨,?炎以浣。

殄厥凶德,乃驱乃夷。懿其休风,是喣是吹。

父子熙熙,相宁以嬉。赋彻而藏,厚我糗粻。

刑轻以清,我肌靡伤。贻我子孙,百代是康。

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子思孝父,易患于已。

拱之戴之,神具尔宜。载扬于雅,承天之嘏。

天之诚神,宜鉴于仁。神之曷依,宜仁之归。

濮沿于北,祝栗于南。幅员西东,祗一乃心。

祝唐之纪,后天罔坠。祝皇之寿,与地咸久。

曷徒祝之,心诚笃之。神协人同,道以告之。

俾弥亿万年,不震不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

仁增以崇,曷不尔思。有号于天,佥曰呜呼。

咨尔皇灵,无替厥符。

形式: 古风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曲歌辞.杨白花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