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式金在动荡时期,为了躲避纷扰世事,选择迁徙至东亭居住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的渴望。
首句“迁徙东台作债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开纷扰的尘世,前往东亭寻求安宁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生活中的债务与责任的解脱。这里的“债台”不仅指实际的经济债务,更象征着社会与生活的种种束缚和压力。
次句“出山避地两疑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犹豫。在决定离开山林、远离尘嚣时,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不确定,既是对新环境的期待,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后两句“无聊且觅丹青润,免使人间非分财”,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在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中,他选择了通过创作来表达自我,同时强调了艺术创作不应成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体现了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社会公正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个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守护。